close

剩山圖  

富春山居圖

富春山居圖,原圖本來是由八張所拼接而成的, 總長約850公分左右,但是因年代久遠,加上代代相傳,轉賣或轉贈的過程中,讓畫作一分為二,且中段還有一部份已經被火燒給毀損約五尺左右,所以目前的富春山居圖,共有二幅畫,

一幅橫長約51公分左右,目前保存在大陸的博物院(稱為剩山圖),

一幅則橫長約637公分左右,目前保存在台北故宮.(稱無用師卷),

另外有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就是,從黃公望完成畫作(1350),到火燒毀損年代(1650)距離約300年,且從毀損後到今日 (2011/06/01) 又過了360年,

最巧合的是...雖然經過數百年,三個歲次竟然都是"庚寅年" (1350 ~ 1650 ~ 2011).不得不讓人覺得驚奇!!!

轉載自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富春山居圖》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,創作於1347年1350年,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,全圖用墨淡雅,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,墨色濃淡乾濕並用,極富於變化,是黃公望的代表作。

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圖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,他極為喜愛此畫,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,險在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,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,前段較小,經過修補後稱「剩山圖」;後段畫幅較長,稱「無用師卷」。

乾隆年間,一幅仿製的富春山居圖被徵入宮,乾隆皇帝愛不釋手,並且在畫卷空白處題寫評語五十五處。1746年,富春山居圖真品進入清宮,得以倖免。前者稱「子明卷」是後人偽造;後者是「無用師卷」,這才是黃公望的真跡。但乾隆皇帝認定「子明卷」為真,並在假畫上加蓋玉璽,並和大臣在留白處賦詩題詞,將真跡當贗品處理。直到近代學者翻案,認為是乾隆皇帝搞錯了。

「剩山圖」今天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,而富春山居圖「無用師卷」和「子明卷」都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

本圖前後兩段分隔360年之後,「剩山圖」與「無用師卷」於2011年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合璧展出。此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以《富春山居圖》將在臺灣合璧展出,暗喻海峽兩岸分合,亦使此作聲名大噪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潘 清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